對于有車一族來說,開車出去可能會面臨找不到停車位的尷尬,而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車主而言,哪里充電也是一個問題。記者在絲博會B2區咸陽館看到了一種立體停車庫,停車的時候順便就把電充了。
陜西隆翔停車設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小隆介紹:“我們這次展出的圓形充電智能塔庫,不僅能提高土地使用效,而且車輛存取快捷方便,每個停車位均配有獨立充電樁,可以在車位上直接完成充電。與此同時,和市面上普通立體停車庫需要2分鐘的取車時間不同,我們只需要90秒就能完成取車過程。”
時間的縮短,其背后需要技術的支撐。馮小隆透露:“我們拋棄了傳統的梳齒交換、抱夾、輸送帶的交換方式,采用的是雙載車板交換技術,存取車全程人車分流,車輛實現自動調節位姿,避免對車輪的損傷。”
截至2018年年底,西安市公交共有新能源公交車5025輛,占比達到67.9%。展覽現場另一款名為新能源公交車充電智能立體車庫的產品模型,看起來科技感十足。與普通立體車庫最大的不同在于,公交車立體車庫需要承載更大的載重量,這意味著設備運行中慣性較大,也就對設備啟停加速度、起升鏈條鋼絲繩的伸長量有著較高的要求。
馮小隆這樣描述公交車的充電過程描述:“載車板上有充電槍,用戶將車開到出入口,把槍插到自己的車上,出門進行安全確認后刷卡,庫門關閉,升降機、搬運臺車、搬運器將載車板連同汽車一同運送到目標庫位,此時,載車板上充電的子件與庫位上的母件進行子母件對接,弱電系統確認充電接駁成功后,開始動力電源供電,充電就完成了。”
“未來我們將建設一個具有停車業務支撐、車場實時監控、經營統計分析等功能的城市級綜合停車平臺。用戶可以通過平臺的APP實現車位預定、車位查找、預約導航、反向尋車、無感支付等便捷的停車服務”馮小隆向記者描述了未來的停車場景,“通過導航找到附近的停車場,在APP上對停車場中的某一個停車位進行預訂,根據車主信用度,車位保留30分鐘。如果有車主反復預訂取消,其信譽度將會降低,停車位的預留時間也將壓縮。”